中国司法解释
哲理人生
民商法务
   物权
   债权
   人身权
   知识产权
刑事辩护
公民与法
   桂水点评
   法律点滴
   文书范本
经典案例
 
 
四国军棋与《孙子兵法》
发布时间: 2013-10-3 8:34:59   点击: 2862

 

    四国军棋是现在普遍流行的军事游戏,《孙子兵法》则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。笔者观察比较此二者,发现其间不少相通之处。

    一、布阵。四国的布阵非常重要,直接关系着接下来的作战。实践中有一些作法,如在军棋一边布下重兵,以强力进攻,或者阻止对方夺棋;有的在一条竖线上连排两个炸弹,意图在于至少炸到一个司令,或者教训下那些认为一边只有一炸的玩家;有的将司令排在与军棋不同边的边角,而且一直不动,司令未死则军棋不显,让人不知棋所在。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阵形,《孙子兵法·虚实第六》有云:“备前则后寡,备后则前寡,备左则右寡,备右则左寡,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。”每一套阵形都有虚实之点,而且往往是强弱相间的阵形比较合理。在强点示其弱,以诱敌深入;在弱点则镇静地把守,以疑兵退敌。
    《孙子兵法·军形第四》有云:“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”不可胜是指自己的布阵能够有效阻挡敌人的快速进攻,不能让敌人轻易夺旗。敌之可胜是指敌军布阵或战斗中的弱点应迅速把握,不让胜利的机会溜走。
有的玩家通过旁观而得到高分者的阵形,如获至宝,但自己走起来却还是输的比较多。原因何在?《孙子兵法·虚实第六》有云:“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。”原因就在于知道了阵形,但却不知道在不同作战情形下如何进退攻守而发挥阵形的威力。其实阵形的好坏都是相对的,因此,有心者还有必要去复盘观察高分者的行棋方法,这样运用起来才不会如赵扣纸上用兵。
    《孙子兵法》中提到一种名为“率然”的蛇,打它的头,尾巴就来救应;打它的尾,头就来救应;打它的中部,尾巴和头都来救应。阵形应当考虑不同“军区”之间的相互救应,如如对方吃了自家军长时,自己当有炸可以炸对方的司令。善走四国军棋者往往也会利用逆反心理,在某些要道设置虚兵或假炸,使对方不敢贸然进攻。由于四国是双方配合的四人游戏,所以在对家遭受到实质性威胁时,已方还要注意出兵支援,但不可因此堵塞对家的出兵之路,危机解除即要抽兵回师,如果能像孙膑一样围魏救赵则善莫大焉。

    二、地形。四国军棋的地图是比较有特色的四通八达形。《孙子兵法·地形第十》有云:“夫地形者,兵之助也。”选择并夺取有利地形,可使军队势力大增,胜算有加。《孙子兵法》将地域分为九种,结合四国地图分析, 中间的“田字格”为衢地,四通八达,“先至而得天下众”。各方前三排为轻地,入人之地而不深的地方。各方第四排以后的为重地,入人之地深、背城邑多的地方。相邻两家联通的铁路钱为交地,我可以往,彼可以来。一些重要的交通联络点(如各方的出口)为争地,我得亦利、彼得亦利。《孙子兵法·九地第十一》有云:“轻地则无止,争地则无攻,交地则无绝,衢地则合交,重地则掠。”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军事价值,需要引起不同的重视。
    四国的工兵是作用特殊的兵种,它可以飞炸,可以扫雷,有时甚至一兵便可扛走一家的棋,游戏实践中一兵灭一国的情况时常发生。工兵置于铁道线上可随时候命,可起威慑作用,谨慎的高分者都是在看准了没兵的情况下,才敢把炸弹拉出来逛荡。工兵的位置一般有三种,一是“肩膀点”,即山界后的两个位置;二是倒数第二排,由于位置靠后且可能有雷,所以不会被随意吃掉,能够在残局阶段发挥出奇不意的作用,实现有利逆转。三是入营,保存实力并可在出营的时候装成炸弹。由于工兵可以在无中断的铁路线上自由飞驰,所以防范工兵的主要措施是“围”。如果工兵的位置在“散地”,即各家的独立区域内,则用两子即可冻结工兵,方法是在左右两条线上把守。此外,进攻某一家时,可用一子守住未攻那边(一般是无棋那边)的铁路出口,以防止工兵飞出。

    三、攻守。攻守即行棋的进退与方法。攻守首要注意的是耐心,四国是考验耐心的游戏,往往谁能沉得住气,谁就能战到最后。在刚开始的行棋中观察对方的意图,猜测出棋子的大小和布阵的态势。《孙子兵法·九地第十一》有云:“将军之事,静以幽,正以治。”指的是作战者要沉着冷静,幽深莫测。心急气躁者者易被除识出破绽。《孙子兵法·火攻第十二》有云:“主不可因怒而兴师,将不可以愠而攻战。”行动的标准应当是“合于利则动,不合于利而止”(这是《孙子兵法》中重复出现两次的一句话)。善行棋者在前期的观察可以为后面的行棋作好铺垫。
行棋应当明确作战的地点,自己的大子最好假装示弱,引诱对方来吃,看清对方的小棋,即使用营长也可以大胆去吃。《孙子兵法·虚实第六》有云:“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,后处战地而趋敌者劳。”讲的是一般情况下如无十足把握,则不要劳师远征。“故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,能使敌人自至者,利之也。”所以如果能让对方来攻,在自己的主场作战,便有了地利来促成胜利。如何使对方出动来攻打我方呢?《孙子兵法·始计第一》有云:“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”可见,当用小利来诱敌出动,如故意送小棋让人吃或用小棋吃对方,让对方得意忘形,待摸清情况再狠狠反击,此所谓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。
    攻守的核心战略思想是冲虚守实。《孙子兵法·虚实第六》有云:“攻而必取者,攻其不守也。守而必固者,守其必攻也。”在敌方必定攻击的位置布下强兵,任对方死攻也要耗尽军力。成熟的阵形都是虚实相间的,备左则右寡,备前则后寡,因此要分析敌方走法与阵形中的“不守之处”,耗费小许力气即可轻松拿下,之后再徐图扩大。“进而不可御者,冲其虚也;退而不可追者,速而不可及也。”由于四家轮流走,所以对家可以用故意阻挡敌棋的方法来促成对家棋子的进退吃守,就像打篮球中的“挡拆”战术一样。这种阻挡战术可在司令吃棋、工兵飞棋,或者其他攻守中多加运用,但须注意不可塞个棋在对家门口长久不动,否则对家一定会活活崩溃。
    攻击的时间把握。首先,下棋开始时士气比较旺盛,经过一段时间后,就逐渐怠惰,到后棋则烦躁不安,急于求成或求败,《孙子兵法·军争第七》有云:“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。”如果将行棋时间分为三个时段,那就应当说在后两段发起攻击,《孙子兵法·军争第七》有云“善用兵者,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。”其次,攻击的目标是敌军的弱点,《孙子兵法·虚实第六》有云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行避高而趋下,兵之形避实而击虚。”另外,还要懂得把握战斗的有利时间与地点,才可以从容应对,《孙子兵法·虚实第六》指出:“知战之地,知战之日,则可千里而会战。”
    《孙子兵法·谋攻第二》有云:“知已知彼,百战不怠,不知彼而知已,一胜一负;不知彼不知已,每战必败。”其实不仅要知已知彼,而且也要知时知地(即知道作战的时间与地点),这样才能提高胜率。《孙子兵法·地形第十》有云:“知彼知已,胜乃不怠;知天知地,胜乃可全。”

    综上所述,争战的原理是相通的,《孙子兵法》可以运用于四国军棋这款趣味十足的游戏当中。了解该兵书对下好四国军棋颇有裨益,将它深入研究则可成为四国高手,甚至能为工作、经商、辩论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指导,以取得卓越成就。

 
联系本站 | 律师简介 | 在线咨询 | 法规查询 | 版权声明
Copyright 2013 (c) 安溪律师 钱桂水律师网 福建安溪律师网  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 闽ICP备17025706号 技术支持:极速网络